
中越河内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跨境物流再添新通道

5月14日10点40分,随着发车指令的下达,一队满载电子元器件、新鲜蔬菜和百货商品的运输车队分别从广西南宁与云南昆明同步出发,驶向越南河内。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中国货运车辆首次持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CBTA)证件进入越南腹地。
中越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正式贯通
此次开通的两条运输线路,成功将中国的南宁综合保税区与昆明综合保税区连接至越南河内。其中,线路一从南宁出发,经广西友谊关口岸出境,途经越南友谊口岸、谅山、北江、北宁等地,最终抵达河内,全程约400公里,预计用时2天;线路二则从昆明启程,经云南河口口岸出境,通过越南老街、安沛、越池等城市后到达河内,全程约700公里,同样预计耗时2天。
以数据为证,这两条线路的开通不仅大幅缩短了物流时间,还显著降低了运输成本。相较于传统模式,每辆货车可节省约1天的时间,成本减少800至1000元人民币,运输效率提升近50%。这种“一箱到底”“一车到底”的直达运输方式,充分发挥了公路运输点对点的优势,减少了中间环节,有效提升了中越国际道路运输的便利化水平。
高效运输模式助力区域经济合作
在实际操作中,“一箱到底”模式意味着货物无需中途换装,直接从起点运至终点,避免了因多次装卸带来的损耗和延误风险;而“一车到底”则确保同一辆货车完成全程运输任务,进一步简化了流程。例如,一辆装载着电子元器件的货车从南宁出发,仅需两天即可顺利抵达越南河内的客户手中,全程无缝衔接,极大满足了现代供应链对快速响应的需求。
这一创新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更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也为整个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此类便捷运输线路的逐步完善,未来中越两国间的跨境贸易额有望实现年均两位数的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亮点。
可以预见,随着更多类似线路的开通与优化,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贸联系将更加紧密,区域经济合作也将迈上新台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